首页

丝袜足脚交在线播放

时间:2025-05-29 04:44:34 作者:纳指、标普500指数收高逾2% 特斯拉大涨近7% 浏览量:15408

  中新社珠峰站9月18日电 题:珠峰地区首次,中国科学家为何开展这项试验?

  ——专访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贾立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聚焦“世界屋脊”地气相互作用研究,珠峰地区首次水—热—碳通量航空观测试验8月1日启动,持续开展一个月圆满完成。作为中国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项试验备受关注。

  何为地气相互作用?为什么要在“世界屋脊”开展地气相互作用观测研究?珠峰地区这项研究如何服务中国、造福世界?围绕这些议题,领导科研团队进行本次试验的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贾立,在珠峰地区开展试验任务期间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进行科普解读。

视频:【东西问】贾立:珠峰地区首次,中国科学家为何开展这项试验?来源:中国新闻网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您领导的科研团队正在珠峰地区开展任务研究。什么是地气相互作用?它和天气有何关联?

  贾立:我们团队正在开展的试验项目全称为“青藏高原珠峰地区高寒环境复杂地表地气相互作用天—空—地立体协同观测试验”,这是科学家在珠峰地区首次利用航空平台获取水—热—碳通量观测数据。

珠峰地区首次水—热—碳通量航空观测试验科研团队负责人贾立研究员(左),在试验场指帐篷内与科考队员讨论观测方案。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大家一听到“地气”,可能会想到一个人做事是不是“接地气”,但在地学研究领域,“地”指地球表面,“气”指地球上笼罩的大气层。所以,“地气”实际上包含地球表面和地球大气层两个地理范畴。

  地气相互作用一般是指地表和其上的大气之间通过一些物理过程发生相互作用、互相影响,即地面发生的一些物理过程会影响大气,大气的一些物理过程也会影响地面。地气相互作用是形成地球系统气候特征的重要过程,在气候变化如全球变暖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天气则是指地球上大气圈短时间发生的各种气象现象,包括气温高低、雨雪天晴等。

  中新社记者: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为什么要在这一地区开展地气相互作用观测试验研究?主要科学目标是什么?

  贾立:众所周知,青藏高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对大气具有强烈的加热效应,进而影响北半球的中纬度大气环流,其地表物质和能量交换不仅影响青藏高原及周边气候,还可通过复杂的气候反馈机制和大气环流影响全球气候,是地球系统地气相互作用过程及生态系统格局演变研究的重要区域。

  这次试验任务区域位于珠峰北侧,平均海拔约4200米,该地区地气相互作用不局限于当地,也会通过大气环流影响整个地球系统的气候。反过来,全球气候变化也会影响青藏高原地区的环境,包括加速珠峰所在的喜马拉雅山地区的冰川融化等。

  青藏高原还有一个形象的称谓是“亚洲水塔”。这次试验任务选择在七八月份开展,此时亚洲季风给珠峰地区带来较丰沛的降水,加上夏季冰雪融化,使得土壤水分含量较大;而夏季太阳辐射强,有充分的能量。这样一来,充分的水分和能量使珠峰地区的地表蒸发量处于全年最大的时候,能够改变大气的对流形势,进一步影响大气环流。我们的目标之一,是通过观测地表与大气间的能量和水分交换来研究地气相互作用如何影响大气。

  不过,珠峰地区地形复杂,仅利用单点的地基观测不足以了解该地区大范围的地气之间水热交换特征。因此,此次试验旨在利用无人机航空平台,针对地气间水热交换过程和边界层过程开展面上尺度的观测试验,结合地基站点和卫星遥感观测,形成多时空尺度、天—空—地立体综合观测,为揭示珠峰地区复杂地形和高寒环境影响下地气相互作用特征及机理提供关键数据支撑。

珠峰地区首次水—热—碳通量航空观测试验科研团队负责人贾立研究员(中)和队员在试验场讨论,与无人机起降点工作人员联系。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中新社记者:“世界屋脊”与低海拔地区的地气相互作用有何异同?它们之间如何相互影响?

  贾立:高海拔的“世界屋脊”与低海拔地区的地气及地气相互作用有很大差别。一般来说,高海拔地区地气相互作用更加剧烈,因为高海拔地区吸收太阳辐射非常强,从而产生较强的对流,一旦地表有水分供给就会导致地表向大气进行较强的水汽输送。这一强烈、随时会转变的地气相互作用过程,也导致青藏高原天气变化剧烈,会呈现出“一天有四季”的特点,而低海拔和平原地区往往是春夏秋冬四季分明。

  青藏高原地区地气相互作用产生的热量、水汽等,会通过大气环流对低海拔地区产生影响,但这个相对复杂的过程肯定对不同区域、不同地理环境有不同程度影响。比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暴雨洪涝和干旱等,就可能与青藏高原的地气相互作用有一定关系。

  中新社记者: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世界也只有一个“屋脊”,珠峰地区地气相互作用研究如何服务中国造福世界?这方面科研该怎样加强国际合作?

  贾立:由于青藏高原在全球气候系统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中国非常重视青藏高原地气相互作用研究,在青藏高原建有很多地面观测站,同时利用卫星观测和模型模拟开展大区域的研究。在近些年开展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过程中,中国也进一步加强了地面观测网络的建设。

  通过深入研究青藏高原地气相互作用,有助于了解高原的气候模式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为中国及全球制定更加科学的气候应对策略提供参考,并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管理水资源和保护生态系统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数据,服务于全球可持续发展。

  长期以来,中国科学界非常重视国际合作,与国外研究机构及高校等开展多种形式合作,包括与青藏高原周边国家及其他国家研究机构的合作。这些合作不局限于地气相互作用研究,还包括生态、环境、冰川变化等,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理解青藏高原上发生的物理过程,这些物理过程如何影响全球气候,气候变化反过来又如何影响青藏高原的环境变化,为减缓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寻找科学依据和解决途径。

  展望未来,建议各国科学家加强数据共享和合作研究,共同推进相关模型的改进,增强对气候变化趋势和影响的预测能力。期望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能够与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相结合,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中新社记者:您于2019年入选全球能量与水循环计划水文气候委员会委员,2024年就任全球能量与水循环计划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您将如何以此为契机,推动国际以及中外学术交流与合作?

  贾立:全球能量与水循环计划(GEWEX)是世界气候研究计划的核心计划,自1990年创立以来,已成为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科学研究计划。

  在GEWEX相关委员会任职期间,我希望能发挥在地气相互作用和卫星遥感及其应用等研究方面的特长和科研经验,对GEWEX的发展有所贡献;也希望能推动中国科学家参与GEWEX的活动和项目,与国际一流科学家开展合作交流。

  我们团队这次在珠峰地区开展以水—热—碳通量为主的地气相互作用观测试验,与GEWEX的2023—2032十年科学目标规划中的内容密切相关。

  此外,外国科学家在阿尔卑斯山、安第斯山等高山地区也在推进地气相互作用试验研究,我们希望有机会合作开展相关对比研究。(完)

  受访者简介:

珠峰地区首次水—热—碳通量航空观测试验科研团队负责人贾立研究员。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贾立,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特聘核心骨干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水循环、水资源遥感及全球变化。2019年入选全球能量与水循环计划水文气候委员会委员,2024年入选全球能量与水循环计划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担任亚大对地观测组织干旱监测与评估工作组主席,“数字丝路”国际科学计划水资源工作组主席等;担任《遥感学报》副主编及多个国内外专业期刊编委。先后主持承担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以及欧盟第七框架研究计划及“地平线2020”计划等科技项目等40余项;已在中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90余篇,主编及参与出版专著近20部。

【编辑:王超】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多措并举守护“海洋绿肺”

近日,入冬以来首场寒潮强势来袭,受物流快运、能源保供等因素影响,该路段货车流量持续高位运行。甘肃省公路航空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高速公路运营管理酒泉分公司清障救援大队大队长帅振钽说,为做好辖区路段服务保障工作,该公司迅速启动应急预案,主动做好辖区路段“寒冬送温暖”,以及为休整司乘解危纾困等各项服务保障工作。

异国中秋浓浓情 留法学子举杯共庆

兰溪坐落于属钱塘江南源的兰江畔,风景秀丽,历史上杜牧、杨万里、陆游等诗人在这里留下万首诗篇。这里文化资源丰富,拥有全国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古镇古村落体系,不可移动文物达2600余处,以诸葛八卦村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村落近百个。此外,兰溪还有“钱塘第一商埠”的美誉,交通便利,商贸往来频繁。

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6000万人次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已经让8亿多人口摆脱贫困,这个国家从这项成就中受益匪浅。与此同时,只要中国积极发挥日益增强的影响力,并遵守国际规则,就能为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中菲再次合作遣返离岸博彩业中国公民

以前的花灯都是用纸糊制而成的,款式虽然不多,但却饱含了制作者的执着和技术的传承。随着科技的发展,手工制作灯笼逐渐被机器所代替……近年来,手工作灯笼又逐渐出现在大众视野里,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昆玉市二二四团,就有一位花灯手艺人宋玉,用热爱传承着老手艺。

中国战机“硬控”外国来宾 “试驾”战机拍不停

一是建成世界最大规模且有质量的教育体系。2023年,我国有各级各类学校49.83万所,有2.91亿学历教育在校生,专任教师1892万。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达到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等教育进入世界公认的普及化阶段,实现历史性跨越。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